最近悦史君重温《史记》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赢政先后攻灭韩国、楚国等关东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可仅仅只过了14年,公元前207年,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西楚霸王项羽等人先后率军入关,秦王子婴虽投降仍被杀害,秦朝灭亡。
由于刘邦和项羽的出生地都属于原楚国的地盘,所以还真应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时代名言。
更让人称奇的是,在此之前近300年,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为报楚平王熊居杀害父兄之仇,率吴国军队讨伐楚国,攻破楚国首都郢(今湖北江陵县),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熊壬则出逃到了随,楚国一下子陷入灭国的威胁境地。
楚国大夫申包胥为光复楚国,来到秦国请求帮助,秦哀公嬴籍一开始根本就不理他开云;申包胥没有放弃,想到国破家亡的惨景,他便在秦国首都咸阳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而且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史称“申包胥哭秦庭”。
秦哀公派大夫子满、子虎等人,率战车五百乘前去救楚。在秦楚军队的夹击下,加之吴国国内发生内乱,吴军被迫从楚国退兵。
复国成功后,楚昭王要封赏大功臣申包胥,但申包胥坚持不接受,还带着一家老小逃进深山中隐居。从此,申包胥被称为我国古代的忠贤典范。
与申包胥的情况类似,在200多年前波兰王国灭亡后,爱国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不甘成为亡国奴,为了争取复国,他付出了一生的努力,被誉为“飞禽之王”,创造了影响至今的传奇!
三次瓜分波兰覆亡 生而奴役家庭熏陶
波兰在历史上曾是欧洲强国,到16世纪时,她的领土面积居欧洲第三位,包括现今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等国的大片土地。
然而,从17世纪开始,波兰的王公贵族开始花式作死,出台包括“自由选王制”、“自由否决权”等奇葩政策,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日益走向衰落。
1772年8月到1795年10月,俄、普、奥三国通过三次瓜分,“将独立的波兰彻底抹去”,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灭亡,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
1798年12月24日,在王国灭亡3年后,亚当·密茨凯维支生于俄占波兰的诺伏格罗特克(今属立陶宛),一个破落小贵族家庭里。
正如亚当·密茨凯维支后来的回忆,他是属于“一出世就遇到奴役,在襁褓之中就被钉上了锁链”的那一代波兰人。
亚当·密茨凯维支的父亲尼古拉·密茨凯维支,是诺伏格罗特克地方法院的律师,曾在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领导的反俄起义军里当过兵,非常不满王国灭亡的命运,具有进步的思想倾向。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亚当·密茨凯维支小时候就常常听到有关故国波兰的辩论,受到“祖国没有自由,何谈家庭幸福”的影响。
考入大学沙俄高压 成立团体凝聚青年
1815年,18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中学毕业,考入了著名的维尔诺大学,自此离开家乡。
当时的维尔诺大学是波兰的文化中心之一,向全国传播着文艺复兴的思想,曾和华沙大学共同领导了当时波兰知识界的进步活动。
同年,随着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彻底覆没和拿破仑一世的永久流放,沙俄政府作为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和国际宪兵,开始腾出手来,对试图反抗的波兰人,实行了全面的血腥迫害。
沙俄政府在俄占波兰的主要地区成立了波兰王国,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兼任波兰国王,沙皇的二弟康斯坦丁·帕夫洛维奇大公,则被任命为波兰军队的总司令。
接连而来的高压政策,引起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年轻的亚当·密茨凯维支,也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
1816年,19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荣获哲学副博士的学位,并转入文学艺术学院,学习古典文学、修辞学和世界历史。
在此期间,亚当·密茨凯维支同一些爱国教授和大学生走得很近,也慢慢接受着系统的复国思想。
1817年,20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与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发起组织了一个名为“爱学社”的团体。爱学社的宗旨是“为祖国、学问和正义”、“求得波兰的新生”。
1819年,22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及其朋友们,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又公开建立了另一个组织“爱光社”,但由于触怒了俄国占领当局,成立不久就被迫解散。
后来,亚当·密茨凯维支等人,又组织了一个名为“爱德社”的秘密团体。这些组织在大学生中影响很大,培养了一批具有“为祖国献身”、“为友人牺牲”精神的爱国青年。
而亚当·密茨凯维支本人也通过这些社会实践,逐渐锻炼成了一个年轻有为的社会活动家。
大学毕业中学任教 创作著述鼓励斗争
1819年,大学毕业后,亚当·密茨凯维支来到科甫诺的一所中学任教。
教学之余,亚当·密茨凯维支系统地阅读了席勒、歌德、拜伦等名家的作品,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1820年,23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写出了著名的短诗《青春颂》,诗中写道:“联合起来,朋友们!联合起来! 不管道路的崎岖和泥泞; 不怕暴力和软弱阻碍前进; 我们要以暴力抵抗暴力……”。
《青春颂》一经发表,很快就在波兰民众中流传开来,成为鼓舞他们起来斗争的号角,一些诗句经常为人所引用。
1822年,亚当·密茨凯维支出版了《歌谣和传奇》第一卷;1823年出版了这部书的第二卷。
其中,诗剧《先人祭》通过对一个恶霸地主亡灵的描写,揭示了当时波兰社会的矛盾,和贵族地主对贫苦农奴的欺压,并隐晦地揭露了沙皇的民族压迫。剧中写道:“到处是沉默,到处是黑暗,怎么办,怎么办?”
惨遭流放远离故国 长诗惹祸流亡西欧
1823年10月23日,26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由于“爱德社”案件的牵连,被沙俄政府逮捕,监禁在巴西尔修道院的监狱里。他没有屈服,反而把自己的生命和祖国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824年10月24日,27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被押送到俄罗斯帝国的彼得堡。从此,他开始了远离故国的流放生活。
亚当·密茨凯维支先后辗转于彼得堡、敖得萨、克里米亚和莫斯科等地,在流放中,他对沙皇专制的仇恨更加深刻。
在莫斯科的时候,亚当·密茨凯维支认识了俄国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两人除了在诗歌方面深入交流,而且都同情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武装起义的十二月党人。
作为沙俄政府的政治犯,亚当·密茨凯维支的一举一动都被秘密警察监视着,随时都有可能遭到讯问和迫害;不久,十二月党人遭到沙俄政府的迫害,他也险些再陷囹圄。
1827年12月,30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再次回到彼得堡,潜心进行新的创作。
1828年2月,亚当·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瞒过了沙俄政府检查官的眼睛出版了。在这首诗中,他号召人们为祖国波兰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
可当这首长诗传回波兰时,引起了沙俄驻华沙鹰犬耳目的注意,他们说,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华伦洛德,是一位反叛者,希望“鼓动现实的英雄”。
听到这一消息后,亚当·密茨凯维支担心会因此再度受到迫害,就于1829年5月离开彼得堡,流亡西欧。
亚当·密茨凯维支经过汉堡、柏林,来到了布拉格。在那里,他认识了捷克诗人瓦克拉夫·汉克。
随后,亚当·密茨凯维支又从布拉格转回德国,在魏玛,他拜访了德国著名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后来,亚当·密茨凯维支又途经瑞士,流亡到意大利、法国,最后到达罗马。
华沙起义短暂回国 笔为武器爱国心声
1830年11月,波兰一批贵族青年在华沙举行了反沙皇起义。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解放华沙,成立了新政府。
在华沙市政府的墙上,就写着亚当·密茨凯维支的短诗《青春颂》的最后两句:“自由的曙光,我向你致敬! 救世的太阳跟着你升起来了。”
同年12月,身在罗马的亚当·密茨凯维支,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后,激动不已,决心回国参与战斗。
1831年春,34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动身前往华沙。但由于种种困难,最终他只到达了波兹南,而此时,华沙起义已经在沙俄政府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
眼看着参加起义的愿望落空,亚当·密茨凯维支深感遗憾。他写信给自己在维尔诺大学时的老师、当时也流亡在外的列列韦尔说:“上帝不让我参加这样伟大的、这样重要的事业。我现在只有一个希望:将来千万不要无所事事……”
1832年8月,由于担心被沙俄驻波兰秘密机构追查,亚当·密茨凯维支离开波兹南,随着大批波兰流亡者到达巴黎。
从这一年开始,亚当·密茨凯维支集中精力创作,开云APP以笔为武器,呼唤人们起来战斗,争取祖国的独立。
1832年11月到1834年2月,亚当·密茨凯维支以1812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东征为背景,写出了他最著名的也是最后的长诗《塔杜施先生》。它描绘了波兰人民在沙皇统治下的痛苦生活和革命斗争,充分流露出作者激荡的革命热情。这部著作出版后,在侨居异国的波兰人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除了创作之外,亚当·密茨凯维支还先后应聘担任了洛桑大学和法兰西学院的斯拉夫文学教授,从事教学工作。
不过,在写完《塔杜施先生》之后,亚当·密茨凯维支的诗歌创作活动就几乎停止了。他转而写作政论性文章和从事社会活动。
亚当·密茨凯维支为波兰流亡者的刊物《波兰巡礼者》写政论,并担任该刊3个月的编辑。他在自己所著的政论性小册子《波兰民族巡礼记》中,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和波兰流亡者的地位及其任务。他提出了“人民自由”和“欧洲统一”的思想。
亚当·密茨凯维支的这些作品和他的诗歌一样,是对暴君的控诉,是为自由而斗争的篇章。他不仅猛烈抨击沙皇俄国的暴政,而且揭露欧洲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正因为如此,《波兰民族巡礼记》不仅受到各国反动分子的尖锐批评,还受到罗马教皇的无理责难。
组建军团争取独立 创办报纸鼓励反抗
1848年,在欧洲的革命暴风雨来临前夕,亚当·密茨凯维支离开巴黎,前往罗马,在那里组织了一支波兰军团,和意大利革命军并肩战斗,共同抗击奥地利侵略军,为意大利和波兰的自由而战。
同年4月,亚当·密茨凯维支率领波兰军团由罗马向米兰进发。沿途受到意大利人民的热烈欢迎。每到一地,他就向当地群众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由于意大利政府不予支持和流亡者内部的反对,这次行动只能中途停止。
1849年3月,52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再次回到巴黎,与激进派合作,创办法文版的报纸《人民论坛》,为欧洲各国人民的自由而大声疾呼。
亚当·密茨凯维支在《人民论坛》上发表过不少战斗性文章,抨击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专制,鼓励各国人民起来反抗自己的统治者;还与罗马教皇进行激烈的论战。他告诫人们不要妥协,不要让步,团结起来共同斗争。他指出:“暴君统治倒台的那一天,就是各国民族间和谐与和平的第一天。”
同年11月,《人民论坛》被法国政府查封。为免遭迫害,亚当·密茨凯维支在一位友人家里躲藏起来。
晚年困苦意志坚定 壮志未酬精神永存
由于常年流亡海外和多次参与组织复国运动,亚当·密茨凯维支没有留下一点积蓄,晚年生活特别困苦。
1852年,55岁的亚当·密茨凯维支在一家工厂的图书馆里,找到一份薪水微薄的职位,但他对波兰赢得独立仍然充满信心。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波兰流亡者认为,这又是一个争取独立的好机会。
1855年9月,亚当·密茨凯维支动身前往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到达那里以后,他立即着手组织波兰军团,同时组织了一个犹太人军团,力图把遭受俄国压迫下的所有民族联合起来,反对沙皇统治。
同年11月26日,亚当·密茨凯维支突然染上霍乱病而与世长辞,终年57岁。
同年12月31日,亚当·密茨凯维支的灵柩在波兰军团的荣誉军人和多国支持者的护送下,运往法国,葬于巴黎蒙特莫棱斯墓地。
1890年,亚当·密茨凯维支的遗骸被运回祖国波兰,隆重地安葬在古都克拉科夫瓦维尔王宫的教堂内,波兰独立时历代国王和民族英雄科希秋什科等人,都安葬在那里。
1918年11月18日,波兰民族主义领导人约瑟夫·毕苏茨基,在华沙组成联合政府,成为波兰共和国的国家元首。这样,自1795年波兰被瓜分灭亡以来,历经123年,终于恢复独立。此时,距离亚当·密茨凯维支去世,已经过去了63年。
悦史君点评:亚当·密茨凯维支生于亡国之地,却从不屈服:年轻时,他积极参加进步活动,为复兴祖国鼓与呼;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他一直被监禁、放逐和流亡,居留异国,仍坚持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而奋斗终身,被誉为“飞禽之王”。
亚当·密茨凯维支是波兰人民的骄傲,也是民族苦难的象征。1907年,鲁迅先生就把他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并高度评价他的诗“虽至今日,影响波兰人之心者,力犹无限”。1955年,在他逝世100周年的时候,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他列入当年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各国人民纪念他。
有话要说...